传递政治信号?日本最大规模实弹演习首现远程导弹,中国专家解读
传递政治信号?日本最大规模实弹演习首现远程导弹,中国专家解读
传递政治信号?日本最大规模实弹演习首现远程导弹,中国专家解读【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晨阳】日本陆上自卫队8日在静冈县东富士演习场,出动坦克、装甲车、火炮和导弹发射车等武器,举行该国最大规模实弹射击演习——“富士综合火力演习2025”。外界注意到(dào),这次演习不但再次演练(yǎnliàn)了敏感的(de)夺岛课目,而且还首次展出(zhǎnchū)了改进型12式(shì)反舰导弹和高超音速导弹等先进远程导弹。
日本共同社8日称,日本自卫队年度“富士综合火力演习”当天拉开帷幕,自卫队出动45辆坦克和(hé)装甲车、64门火炮和多型导弹发射车以及3000名官兵,同时还(hái)派出多种武装直升机、MV-22“鱼鹰”倾转旋翼机和无人机参演。日本防卫相中谷元(gǔyuán)等人也在现场观摩(guānmó)。据日本NHK网站介绍,作为日本规模最大的(de)实弹射击演习,这次演习包括白天和夜晚两(liǎng)部分,自卫队消耗的弹药多达76.6吨。
报道称,“富士综合火力演习”中,坦克和(hé)火炮对假想敌不断进行射击(shèjī)已经成为经典场面,“随着轰隆隆的(de)(de)巨响,目标(mùbiāo)被(bèi)击中后升起硝烟”。该(gāi)演习的目的是向日本国民宣传自卫队的训练效果,过去曾有两万多民众到场观看。但从2020年开始,该演习停止向公众开放,只有少数被邀请的人员才能参加,演习现场情况转而在社交(shèjiāo)媒体上进行直播。在今年的演习中,面对日本少子和老龄化加剧带来的“征兵难”问题,自卫队为增加吸引力,还专门邀请了数千名学生等适龄青少年现场参观。
值得注意的(de)是,近年“富士综合火力(huǒlì)演习”越来越多地增加(zēngjiā)(zēngjiā)“中国元素”,从2012年开始就增加了自卫队海陆空“立体夺岛”的内容(nèiróng)。“富士综合火力演习2025”也以(yǐ)“防止敌方登陆进攻西南诸岛”为背景,陆上自卫队夺岛部队——水陆机动团搭乘“鱼鹰”倾转旋翼机进行机降,并首次举行堑壕战训练,展示自卫队具体的夺岛和反击战术。
日本媒体(méitǐ)注意到,“富士(fùshì)综合火力演习2025”首度展示了三种新武器(wǔqì):24式通用(tōngyòng)战术车辆、改进型12式反舰导弹和高超音速导弹(HVGP),它们展现了自卫队“针对敌军基地等目标的反制能力”。
比利时“军队鉴定”网站6月8日称,24式通用战术车辆(chēliàng)是在已服役于陆上自卫队快速反应(kuàisùfǎnyìng)部队的16式轮式装甲车(zhuāngjiǎchē)底盘(dǐpán)基础上改进而来,包括三种(sānzhǒng)衍生型号:步兵战斗型,可运送约1个班的自卫队士兵,配备(pèibèi)有30毫米速射炮,具备相当强大的攻击力;机动迫击炮(pǎijīpào)型,车体后部安装1门120毫米迫击炮,可实现快速部署和(hé)射击;侦察战斗型,在炮塔尾部配备了伸缩式的桅杆,搭载有侦察设备和卫星通信天线,可执行战场(zhànchǎng)侦察任务。在“富士综合火力演习2025”中,这些通用轮式战术车辆成为日本夺岛部队得以快速反应的重要装备。
外界更关注的是改进型12式(shì)反舰导弹(dǎodàn)和高超音速导弹的首次亮相。共同社称,自卫队(zìwèiduì)现役12式反舰导弹的发射(fāshè)车通常(tōngcháng)采用6联装,射程约200公里。而(ér)这次(zhècì)在演习中亮相的改进型12式反舰导弹发射车携带的导弹发射箱尺寸(chǐcùn)明显偏大,改用4联装发射模式。此前美国“海军新闻”网站介绍称,改进型12式反舰导弹虽然名字听起来与12式反舰导弹相似,但实际上前者属于全新研制的远程对地攻击巡航导弹。相比圆形弹体、以火箭助推/涡喷发动机为(wèi)动力的12式反舰导弹,改进型12式反舰导弹采用多面体隐形(yǐnxíng)设计、小型涡扇发动机和腹部进气道,并配备“GPS+地形匹配+末端(mòduān)主动雷达”的复合制导模式,具备反舰和对地攻击多种用途(yòngtú),其最大射程超过1000公里。根据日本防卫省(shěng)公布的计划,未来改进型12式反舰导弹将优先部署在九州(jiǔzhōu)地区,该地区邻近东海,扼守(èshǒu)中国海军进出太平洋的重要通道——大隅海峡。部署在这里的改进型12式反舰导弹还将中国大陆沿海部分(bùfèn)地区纳入攻击范围。今日俄罗斯网站9日称,未来该导弹还将陆续部署到自卫队舰艇、战斗机及潜艇上,进一步扩展其打击半径。
而同样(tóngyàng)首次在“富士综合火力演习2025”中亮相的(de)高超音速(gāochāoyīnsù)导弹(HVGP),也是日本重点打造的“对敌基地先发制人打击的利器”。该导弹的全称为“岛屿防御(fángyù)用高速滑翔弹”,名义上用于“岛屿防御”,实际上(shíjìshàng)是对敌方基地实施远程打击的高超音速武器。据介绍,该导弹由日本三菱重工开发,能以超过5马赫(mǎhè)的速度飞行,同时(tóngshí)可在飞行中机动变轨,躲避对手导弹防御系统的拦截。日本最初计划让(ràng)该导弹于2029年实战部署,如今该计划已经提速,预计最早将于2026年开始初步部署。
从(cóng)这次亮相的两联装(zhuāng)HVGP导弹发射车看,它属于双锥体助推-滑翔类高超音速武器(wǔqì),弹长约8-9米,使用12式导弹的助推系统提供初始动力,最大(zuìdà)射程900公里。该导弹以越野卡车为(wèi)发射平台,增强了它的生存能力、战术(zhànshù)灵活性和快速重新部署(bùshǔ)能力。据称,该导弹的升级型号还在研制中,预计(yùjì)将采用更先进(xiānjìn)的乘波体设计,长度超过10米,最大射程可达3000公里。根据日本方面的规划,这些高超音速导弹预计也将部署在九州和北海道地区(dìqū),“保卫东海有争议的岛屿”,并为日本提供可靠的威慑能力,“可对敌人(dírén)基地发动先发制人的反击”。日本雅虎网站称,未来HVGP导弹的升级型号服役后,“就算将它部署在北海道,作战半径也能覆盖整个西南诸岛,连台湾和中国大陆都在其射程之内”。
“日本在传递政治(zhèngzhì)信号”
“军队鉴定”网站称,“富士综合火力演习2025”不仅是(shì)火力展示活动,还为自卫队提供了全面的技术集成和战术评估的机会(jīhuì),让新装备能够在模拟作战环境下进行测试(cèshì)。对于日本陆上自卫队来说,它(tā)代表着在高强度或多域作战场景中强化联合作战、互操作性和适应性的训练机会。“这次演习还传达了一个明确的政治信号:日本准备在印太地区发挥更积极的军事作用,超出(chāochū)日本二战后的传统防御(fángyù)指导思想。”报道称,从这次演习也(yě)能看出,日本自卫队内部正在(zhèngzài)发生广泛变革,重点是“加强地区威慑和应对不断变化的混合和常规威胁”。
接受《环球时报》记者采访的中国专家(zhuānjiā)表示,近年来日本(rìběn)不断强化先发制人的远程作战(zuòzhàn)能力,除了自行研制多种远程导弹外,还耗费重金从(cóng)美国引进可搭载(dāzài)于海上自卫队驱逐舰上的“战斧”巡航导弹、可搭载于航空自卫队F-15J战斗机的JASSM-ER空射巡航导弹等(děng),它们的射程达上千公里,将极大(jídà)提升自卫队的远程打击能力。外界普遍认为,日本相关举动是在配合美国的印太战略,协助美军封锁解放军海空军进出太平洋的重要通道,并“威慑中国沿海地区”。
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此前表示,近年日方反复炒作“中国威胁”,不断突破“和平宪法”约束和“专守防卫”承诺,发展进攻性武器,谋求获得“对敌打击能力”,在军事扩张的道路上越走越远。这向本地区国家乃至世界(shìjiè)传递(chuándì)出(chū)一个危险信号,即日本企图(qǐtú)颠覆战后(zhànhòu)国际秩序。国际社会应对此保持高度警惕。
【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晨阳】日本陆上自卫队8日在静冈县东富士演习场,出动坦克、装甲车、火炮和导弹发射车等武器,举行该国最大规模实弹射击演习——“富士综合火力演习2025”。外界注意到(dào),这次演习不但再次演练(yǎnliàn)了敏感的(de)夺岛课目,而且还首次展出(zhǎnchū)了改进型12式(shì)反舰导弹和高超音速导弹等先进远程导弹。
日本共同社8日称,日本自卫队年度“富士综合火力演习”当天拉开帷幕,自卫队出动45辆坦克和(hé)装甲车、64门火炮和多型导弹发射车以及3000名官兵,同时还(hái)派出多种武装直升机、MV-22“鱼鹰”倾转旋翼机和无人机参演。日本防卫相中谷元(gǔyuán)等人也在现场观摩(guānmó)。据日本NHK网站介绍,作为日本规模最大的(de)实弹射击演习,这次演习包括白天和夜晚两(liǎng)部分,自卫队消耗的弹药多达76.6吨。
报道称,“富士综合火力演习”中,坦克和(hé)火炮对假想敌不断进行射击(shèjī)已经成为经典场面,“随着轰隆隆的(de)(de)巨响,目标(mùbiāo)被(bèi)击中后升起硝烟”。该(gāi)演习的目的是向日本国民宣传自卫队的训练效果,过去曾有两万多民众到场观看。但从2020年开始,该演习停止向公众开放,只有少数被邀请的人员才能参加,演习现场情况转而在社交(shèjiāo)媒体上进行直播。在今年的演习中,面对日本少子和老龄化加剧带来的“征兵难”问题,自卫队为增加吸引力,还专门邀请了数千名学生等适龄青少年现场参观。
值得注意的(de)是,近年“富士综合火力(huǒlì)演习”越来越多地增加(zēngjiā)(zēngjiā)“中国元素”,从2012年开始就增加了自卫队海陆空“立体夺岛”的内容(nèiróng)。“富士综合火力演习2025”也以(yǐ)“防止敌方登陆进攻西南诸岛”为背景,陆上自卫队夺岛部队——水陆机动团搭乘“鱼鹰”倾转旋翼机进行机降,并首次举行堑壕战训练,展示自卫队具体的夺岛和反击战术。
日本媒体(méitǐ)注意到,“富士(fùshì)综合火力演习2025”首度展示了三种新武器(wǔqì):24式通用(tōngyòng)战术车辆、改进型12式反舰导弹和高超音速导弹(HVGP),它们展现了自卫队“针对敌军基地等目标的反制能力”。
比利时“军队鉴定”网站6月8日称,24式通用战术车辆(chēliàng)是在已服役于陆上自卫队快速反应(kuàisùfǎnyìng)部队的16式轮式装甲车(zhuāngjiǎchē)底盘(dǐpán)基础上改进而来,包括三种(sānzhǒng)衍生型号:步兵战斗型,可运送约1个班的自卫队士兵,配备(pèibèi)有30毫米速射炮,具备相当强大的攻击力;机动迫击炮(pǎijīpào)型,车体后部安装1门120毫米迫击炮,可实现快速部署和(hé)射击;侦察战斗型,在炮塔尾部配备了伸缩式的桅杆,搭载有侦察设备和卫星通信天线,可执行战场(zhànchǎng)侦察任务。在“富士综合火力演习2025”中,这些通用轮式战术车辆成为日本夺岛部队得以快速反应的重要装备。
外界更关注的是改进型12式(shì)反舰导弹(dǎodàn)和高超音速导弹的首次亮相。共同社称,自卫队(zìwèiduì)现役12式反舰导弹的发射(fāshè)车通常(tōngcháng)采用6联装,射程约200公里。而(ér)这次(zhècì)在演习中亮相的改进型12式反舰导弹发射车携带的导弹发射箱尺寸(chǐcùn)明显偏大,改用4联装发射模式。此前美国“海军新闻”网站介绍称,改进型12式反舰导弹虽然名字听起来与12式反舰导弹相似,但实际上前者属于全新研制的远程对地攻击巡航导弹。相比圆形弹体、以火箭助推/涡喷发动机为(wèi)动力的12式反舰导弹,改进型12式反舰导弹采用多面体隐形(yǐnxíng)设计、小型涡扇发动机和腹部进气道,并配备“GPS+地形匹配+末端(mòduān)主动雷达”的复合制导模式,具备反舰和对地攻击多种用途(yòngtú),其最大射程超过1000公里。根据日本防卫省(shěng)公布的计划,未来改进型12式反舰导弹将优先部署在九州(jiǔzhōu)地区,该地区邻近东海,扼守(èshǒu)中国海军进出太平洋的重要通道——大隅海峡。部署在这里的改进型12式反舰导弹还将中国大陆沿海部分(bùfèn)地区纳入攻击范围。今日俄罗斯网站9日称,未来该导弹还将陆续部署到自卫队舰艇、战斗机及潜艇上,进一步扩展其打击半径。
而同样(tóngyàng)首次在“富士综合火力演习2025”中亮相的(de)高超音速(gāochāoyīnsù)导弹(HVGP),也是日本重点打造的“对敌基地先发制人打击的利器”。该导弹的全称为“岛屿防御(fángyù)用高速滑翔弹”,名义上用于“岛屿防御”,实际上(shíjìshàng)是对敌方基地实施远程打击的高超音速武器。据介绍,该导弹由日本三菱重工开发,能以超过5马赫(mǎhè)的速度飞行,同时(tóngshí)可在飞行中机动变轨,躲避对手导弹防御系统的拦截。日本最初计划让(ràng)该导弹于2029年实战部署,如今该计划已经提速,预计最早将于2026年开始初步部署。
从(cóng)这次亮相的两联装(zhuāng)HVGP导弹发射车看,它属于双锥体助推-滑翔类高超音速武器(wǔqì),弹长约8-9米,使用12式导弹的助推系统提供初始动力,最大(zuìdà)射程900公里。该导弹以越野卡车为(wèi)发射平台,增强了它的生存能力、战术(zhànshù)灵活性和快速重新部署(bùshǔ)能力。据称,该导弹的升级型号还在研制中,预计(yùjì)将采用更先进(xiānjìn)的乘波体设计,长度超过10米,最大射程可达3000公里。根据日本方面的规划,这些高超音速导弹预计也将部署在九州和北海道地区(dìqū),“保卫东海有争议的岛屿”,并为日本提供可靠的威慑能力,“可对敌人(dírén)基地发动先发制人的反击”。日本雅虎网站称,未来HVGP导弹的升级型号服役后,“就算将它部署在北海道,作战半径也能覆盖整个西南诸岛,连台湾和中国大陆都在其射程之内”。
“日本在传递政治(zhèngzhì)信号”
“军队鉴定”网站称,“富士综合火力演习2025”不仅是(shì)火力展示活动,还为自卫队提供了全面的技术集成和战术评估的机会(jīhuì),让新装备能够在模拟作战环境下进行测试(cèshì)。对于日本陆上自卫队来说,它(tā)代表着在高强度或多域作战场景中强化联合作战、互操作性和适应性的训练机会。“这次演习还传达了一个明确的政治信号:日本准备在印太地区发挥更积极的军事作用,超出(chāochū)日本二战后的传统防御(fángyù)指导思想。”报道称,从这次演习也(yě)能看出,日本自卫队内部正在(zhèngzài)发生广泛变革,重点是“加强地区威慑和应对不断变化的混合和常规威胁”。
接受《环球时报》记者采访的中国专家(zhuānjiā)表示,近年来日本(rìběn)不断强化先发制人的远程作战(zuòzhàn)能力,除了自行研制多种远程导弹外,还耗费重金从(cóng)美国引进可搭载(dāzài)于海上自卫队驱逐舰上的“战斧”巡航导弹、可搭载于航空自卫队F-15J战斗机的JASSM-ER空射巡航导弹等(děng),它们的射程达上千公里,将极大(jídà)提升自卫队的远程打击能力。外界普遍认为,日本相关举动是在配合美国的印太战略,协助美军封锁解放军海空军进出太平洋的重要通道,并“威慑中国沿海地区”。
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此前表示,近年日方反复炒作“中国威胁”,不断突破“和平宪法”约束和“专守防卫”承诺,发展进攻性武器,谋求获得“对敌打击能力”,在军事扩张的道路上越走越远。这向本地区国家乃至世界(shìjiè)传递(chuándì)出(chū)一个危险信号,即日本企图(qǐtú)颠覆战后(zhànhòu)国际秩序。国际社会应对此保持高度警惕。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